2012年12月3日 星期一

嬰兒期常見的5個腸胃道問題

嬰兒期常見的5個腸胃道問題

特別是在腸胃道部分,往往因為運作還不成熟,而容易出現一些狀況,讓爸媽好擔心!馬偕醫院兒童醫學部小兒腸胃科主治醫師張思玟舉例,如剛喝母乳的寶寶總是拉稀便,好像腹瀉一樣,其實是母乳中的乳糖還需要一個轉化的過程才能吸收,而這個轉化過程還不夠成熟,才進而導致寶寶拉稀便,但這樣的情形多在一個月後就會改善;又如新生兒的賁門括約肌的發育還不成熟,使食物容易逆流回到食道,甚至吐出,所以寶寶常有溢奶的情形。

但請爸媽放心,隨著生理機能運作日趨成熟,很多問題就能迎刃而解,不過,這段期間需要爸媽給予適當的照顧,並以耐心等待寶寶的成長喔!

1. 新生兒黃疸

好發時間:生理性黃疸
‧足月兒:出生後兩、三天內達到高峰,約一星期後肉眼就看不見。
‧早產兒:出生後五、六天內達到高峰,約二星期後肉眼就看不見。

造成原因及症狀

張思玟醫師表示,紅血球老化代謝會產生「膽紅素」,經肝臟處理後,排出體外。由於寶寶的肝臟處理膽紅素代謝的酵素還不夠成熟,加上新生兒血液中的紅血球數量較成人多、壽命也比成人短,使得老舊紅血球被破壞代謝後產生的膽紅素也較多,且膽紅素經腸肝循環回到血流的比例也較高,所以,容易造成黃疸,這就是常見「新生兒黃疸」的原因。常有很多媽媽為了寶寶有黃疸問題而傷心,其實,新生兒黃疸是常見的情況,請媽媽就別太緊張了!

照護注意

張思玟醫師指出,透過觀察膚色變化(在光線充足處),可了解新生兒黃疸的程度。「因黃疸發生時,會先從眼白開始,再來才是皮膚,出現順序是頭、軀幹、大腿、小腿(黃疸退去的程度則是從腳到頭)」,如果連小腿都黃黃的話,表示「黃疸指數」愈高,約在15mg/dl以上,她提醒,這時需要返院檢查,接受抽血以檢驗血液中膽紅素濃度,以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的處置,如照光處理或是交換輸血。

以照光處理為例,有的媽媽以為自己在家照日光即可,不需要住院,她解釋,照光是「以特定波長的藍光照射,使未接合型膽紅素轉化成無毒性的異構物,並進一步由尿液及膽汁排出,才能達到治療的效果」。
她提醒,多數寶寶是屬於生理性黃疸,只要吃得好、體重正常增加、大小便正常(大便顏色請參照兒童健康手冊所附的「嬰兒大便卡」7、8、9號);一天尿濕的尿片至少六片以上,小便顏色清澈(無青、褐色物質),媽媽就不用太擔心。但若合併有以下現象:軟弱、愛睡、吸吮力減弱、嘔吐、厭食等;或寶寶大便呈灰白色、或是腹部有腫塊時,可能是病理性黃疸的前兆,請立即送醫檢查和治療。


2. 溢奶


好發時間:未滿週歲前

造成原因及症狀

張思玟醫師表示,「食道與胃內的食物不由自主從口中流出,就是溢奶,」常見於新生兒,主要是食道下的括約肌(賁門)發育還不成熟而閉鎖不全,使得食物容易從胃中逆流而上,甚至吐出。
發生溢奶的時間並不固定,有時是寶寶才剛喝完奶,或吃完已兩個小時還會溢奶,當肚子受到壓迫使腹壓增高,也會造成寶寶溢奶。如果只是生理性問題,約六個月大時,這種狀況就會漸漸得到改善。她提醒,若溢奶持續時間較久,且寶寶體重未明顯增加已影響生長,最好請醫師詳細檢查。

照護注意

張思玟醫師說,「要為這麼小的寶寶檢查很不容易,多以問診方式了解狀況,並從生活方式改善做起」。

1. 改變飲食習慣:首先以少量多餐、分段餵食;當寶寶6個月大時,不妨加一點米精在奶中,增加濃稠度。等寶寶再大一點,則建議少吃酸性(如果汁)及含咖啡因的食物(如巧克力)。

2. 改變姿勢:餵食後,以直立或半直立方式抱寶寶,維持約30分鐘,再輕輕放下並側躺。另外,注意餵奶技巧,勿使寶寶吸入大量空氣;雖然趴睡可以減少溢奶,但卻可能增加嬰兒猝死的機會,應盡量避免讓寶寶趴睡。

3. 使用藥物:必要時,會使用一些促進胃排空的藥物或制酸劑(避免胃酸傷害食道)。

4. 外科手術治療:嚴重者,則需要以手術治療。
她指出,根據統計,85%的寶寶會在一至一歲半時改善;四歲前,則有95%的孩子改善。

3. 腸絞痛
好發時間:6週~4.5個月

造成原因及症狀

不少父母常為寶寶總在傍晚或深夜時分出現莫名的反覆哭鬧而傷神,發作時,哭聲激烈、肚子鼓鼓脹脹的、腿部彎曲及食欲減退,情緒躁動到無法安撫,持續一段時間後,慢慢有所緩解;沒發作時,食欲與活動力如常。

張思玟醫師指出,腸絞痛的發生原因至今不明,可能因素很多,如代謝乳糖的酵素還不夠成熟;荷爾蒙分泌異常造成,使腸子蠕動快速;牛奶蛋白過敏;神經系統發育未成熟;甚至親子關係仍未建立默契而不知如何安撫等等,「因無法有確切原因,所以很難對症下藥」。

她強調,「腸絞痛是個泛稱的病名,要下此診斷,得先排除其他可能因素及病理原因後,還需要符合以下要點:必須在一天哭鬧時間大於三個小時,一個星期有三天以上,連續三個星期皆如此,才能說寶寶有腸絞痛的問題」。

照護注意

在排除其他可能造成哭鬧的原因後,一般並不需要特別的治療,如果寶寶哭鬧情況嚴重的話,不妨試試看以下的方法:
‧在肚臍周圍用熱毛巾熱敷,或塗抹薄荷油(防脹氣膏),並稍加按摩。
‧變換寶寶的姿勢,抱直或趴在父母肩上(腿上),對促進腹部空氣排出有所幫助。
‧改善餵奶技巧,不要讓寶寶吸入過多空氣。
‧最後,再考慮藥物舒緩。



4. 腸套疊

好發時間:3個月大~6歲(60%的病例在一歲內發生;80%的病例在兩歲內發生)

造成原因及症狀

張思玟醫師解釋,「腸套疊是指腸子的前段套入後段的腸腔內,引起腸靜脈迴流變差,造成腸黏膜腫脹及腸道阻塞,不過,造成原因不明,因為常發生在上呼吸道感染及腸胃炎之後,可能與腸道局部淋巴腫大有關,但發生在兩歲以上時,就要懷疑是否有構造上的問題」。

發作時,寶寶會感到一陣又一陣的劇烈疼痛,因而哭鬧不休,不痛時,寶寶又可以繼續玩耍。隨著病情的進展,腸黏膜逐漸腫脹,腸子愈套愈緊,疼痛的頻率愈來愈密集,哭鬧的強度也愈來愈高。她提醒,及早發現孩子的異常,才能盡快將套入的腸子拉出,避免腸子卡太久而造成壞死。

照護注意

如果發現孩子哭一陣、好一陣,不明原因的嘔吐,甚至在寶寶放鬆的時候,也能在腹部右側摸到如香腸形狀的鼓起,排泄出有如草莓果凍的糞便,爸媽就要提高警覺,就診時,最好至大醫院,以利後續的檢查與治療。

張思玟醫師說,通常是以超音波為寶寶檢查,確診後,會以鋇劑、空氣或生理食鹽水灌除套疊的部分;若是無法完全解套或狀況嚴重者,則以手術處理。她補充,在發生48小時內時,多能以灌腸處理,成功率約為70~90%;大於48小時的話,則因腫脹情況嚴重,容易引起腹膜炎,就可能必須即時以手術處理。



5. 腹瀉

好發時間:3個月大~2歲時的症狀較嚴重

造成原因及症狀

當寶寶一天的大便次數比平日明顯增加,且糞便的含水量高,呈「水水的」樣子時,就是所謂的「腹瀉」。如同發燒一樣,腹瀉是一種症狀,至於為何會腹瀉?要視臨床醫師的診斷,大多數是感染所造成,通常多在一週內改善,若超過兩週時,則是「慢性腹瀉」,主要是「腸炎後腹瀉症候群」引起。

對寶寶而言,常見的感染來源是輪狀病毒,五歲以下的嬰幼兒幾乎難免於被感染的機會,張思玟醫師說,「其中又以三個月大到兩歲的嬰幼兒感染後的症狀較嚴重」。她提醒,輪狀病毒是經糞口傳染,只要少量即具有傳染力,病毒潛伏期小於48小時,典型症狀為先發燒合併嘔吐(約兩天),接著開始嚴重的腹瀉(五到七天),爸媽不可不慎!

照護注意

張思玟醫師說,「此時以藥物治療雖可緩解症狀,卻不能縮短病程」,因此,治療的主要重點是預防「脫水」發生,必須評估脫水的狀況決定治療照護的方式:
‧輕度與中度:以口服點滴液補充水分及電解質。
‧重度:住院接受靜脈注射。

她提醒,不要因為腹瀉而禁食,如無明顯的脫水症狀,即可開始進食,有助小腸絨毛的修復。如果寶寶喝母乳,就繼續哺餵;若是喝配方奶,大部分的寶寶仍可接受含乳糖之配方奶,除非症狀嚴重,可暫時改用無乳糖奶粉餵食,避免寶寶拉得更嚴重;至於已在吃副食品的寶寶,應以清淡飲食為原則。

由於輪狀病毒感染力強,有時大人也難以倖免,張思玟醫師提醒,主要照顧者一定要做好個人衛生,養成勤洗手的習慣,尤其在料理寶寶食物(泡奶或副食品)前、幫寶寶處理大小便前後,務必用洗手乳把雙手洗乾淨。

~原文刊載於2010年12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kelly3821589/article?mid=965&prev=966&next=964&l=f&fid=14






*******************************************************************************
常見的兒童胃腸疾病

兒童期常見的胃腸疾病,多屬於急性發作且為感染性的。這些疾病在嬰兒期容易引起水份及電解質失衡,若無早期診斷治療,短時間即可能後果嚴重。腸阻塞也是常見疾病,可以先天性或後天性的。此外,吸收不良如乳糖不耐也很重要。兒童期的消化性潰揚、潰傷性結腸炎等則非常見。胃腸道之腫瘤更為罕見。我們將先介紹兒童胃腸疾病常見的症狀,接著再討論各種常見的兒童胃腸疾病。

◎兒童胃腸疾病常見之疾狀
  • 急性胃腸疾病的主要症狀為嘔吐、腹瀉及腹痛;慢性胃腸疾病的主要症狀為生長發育遲滯(fail-ure to thrive)及腹瀉。
    便秘是急性腸阻塞的症狀,但慢性便秘及反覆性腹痛則通常不是胃腸道構造異常所引起。某些急性及慢性胃腸疾病可引發腹脹。
   
  • 嘔吐若伴隨有體重不增或甚至減少,則有其臨床意義。
    噴射狀嘔吐常表示胃腸道的近端有阻塞。嘔吐之原因包括餵食不當、感染、機械性原因、腦壓增加、代謝異常、心理因素等,應詳加鑑別診斷。 

  • 腹瀉及便秘之判定須小心。
    嬰兒解便之次數及糞便軟硬度與食物之關係密切。餵食母奶之嬰兒其糞便較稀,常每日解三、四次,偶而可少至每週一次。餵食牛奶之嬰兒則糞便較硬。有時解便時會呈用力狀。此時除非伴有疼痛或肛門出血或解便少於每天一次,不應被稱為便秘。許多兒童常在飯後解便,每日三、四次,若大便軟硬度尚可且體重有增加,此並非異常。解便次數多則食物經消化道傳送時間短,常在進食後數小時內所解糞便中見到未消化之食物。慢性便秘可導致糞便阻塞及糞便滲出,有時被誤為腹瀉。腹瀉之原因包括餵食不當、發炎性病變、吸收不良狀態及食物不耐等。
   
  • 腹痛是重要的症狀但也有可能無甚意義。
    幼兒扁桃腺炎常合併腹痛及嘔吐。
    情緒上的壓力常造成慢性腹痛。
    兩歲後之小兒能約略指出腹痛之處。
    嬰兒之腹痛有時以陣發性啼哭、躁動不安及兩膝上提來表現。年齡較大兒童若主訴為模糊之臍周圍痛,常並無意義。若腹痛且有嘔吐、排便異常或發燒,則應立即作更詳細的評估及檢查。  

  • 腹脹有時難以評估,主因在於正常範圍之變異相當大。胖小孩常較瘦小孩腹部鼓脹,幼兒常較年長小孩有較膨大之腹部。病態之腹脹常與胃腸道阻塞之位置有關,十二指腸阻塞,可能只有點上腹脹,但大腸遠端阻塞可造成嚴重腹脹。
   
  • 脫水及耗弱(wasting)可因飲水不足(少見)或嘔吐、腹瀉或多尿使體液喪失而發生。嬰兒急性腸胃炎時常合併嘔吐、腹瀉及攝水不足導致體液及電解質之流失。

  • 吐血、解黑便或血便表示消化道出血。但胃炎、食道炎或吞下鼻血可使嘔吐物有少量血樣物。大量吐血則可發生於胃、食道靜脈瘤或消化性潰瘍。十二指腸以上之出血常造成黑便,但若大量則可以血便表現。來自迴腸或結腸之血,常與糞便混合;但來自直腸及肛門之血則覆在糞便表面。若血便伴隨排便時疼痛則有可能是肛裂引起。
◎常見之兒童特殊胃腸疾病
  • 傳染性腹瀉常在家庭、病房等封閉、群居之處快速散佈,在年紀很小或營養狀況不良之幼兒有可能導致死亡。
    原因可為病毒或細菌性的,但攝食細菌外毒素亦可引起。輪狀病毒是常見的致病源。Campylobacter jejuni已是已開發國家常見之致病菌。但台灣地區沙門氏菌及赤俯桿菌感染卻較常見。

急性胃腸炎時,腹瀉與嘔吐很快導致體液及電解質失衡。脫水引起煩躁不安、眼窩下凹、前窗門下陷、乾且缺彈性之皮膚、尿量減少、血尿素升高等。有些嬰兒體液流失快於電解質,導致不易診斷及治療的高血納性脫水(血清納大於150毫莫耳/升)。年齡很小之幼兒若同時有發燒及白血球增多,暗示感染可能散播全身,應考慮給予適當之抗生素。但年齡較大兒童有沙門氏菌或赤摘桿菌感染,使用抗生素卻會延長病菌從腸道清除之時間。治療首要在矯正並維持體液及電解質之均衡,許多病人以口服電解質液治療即可有效。可以多次、少量服用此液一兩天後,再漸恢復牛奶餵食。只有少數真的須要靜脈輸液治療。
  • 吸收不良如雙酷不耐(disaccharide intolerance),特別是乳糖不耐,最常見於因胃腸炎引起之短暫性併發症,很少數則因粥樣瀉(celiac disease)或囊性纖維化所引起。診斷有賴糞便中見還原糖、酸性便、氫氣呼氣試驗陽性及空腸黏膜測定雙酷嗨。給予無乳糖配方若病情好轉,有助證實診斷。

  • 新生兒期以後的胃腸道阻塞則以幽門狹窄、腸套疊、腸扭轉及嵌閉性腹股溝疝氣較常見。

先天性幽門狹窄之原因不明,主要病變在於幽門環狀肌之肥厚造成漸進性之阻塞。噴射狀嘔吐、體重減輕是常見之表現。診斷靠腹部超音波及上消化道鋇劑攝影檢查。確定後應作手術治療。腸套疊最常發生於6個月到兩歲大之間的嬰兒,雖各部分腸段均可發生但最常見於迴盲段。臨床表現包括陣發性腹絞痛、嘔吐、右上腹腫塊及解血與黏液便,早期診斷十分重要,腹部超音波可在上腹部發現靶樣或在腎臟圖樣而作快速正確之診斷。治療可以鋇劑或生理食鹽水灌腸整復。有明顯之腹膜炎徵候則考慮手術治療。6歲以上之腸套疊應懷疑腸息肉或腫瘤等潛在的病因。
  • 闌尾炎(appendicitis)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但兩歲以前很少見。
    腹痛、嘔吐及發燒為常見之症狀。較大年齡兒童會有臍周圍痛轉移並局限於右下腹痛之病史。年齡愈小,以非特定性症狀表現之可能性愈大,局部壓痛、白血球增加且分類左移、腹部超音波檢查、腹部X光攝影均有助於診斷之確立。非正常位置之闌尾及其他疾病且表現腹痛及嘔吐者往往造成鑑別診斷之困難。無法確定者,應將病童留置密切觀察,並常檢查是否情況有變,情況許可時應隨時以手術移除發炎之闌尾。已破裂形成腫塊則考慮先以抗生素治療,6至8週後再行切除。

  • 消化道出血視病童年齡而有較常見之原因。
    1.嬰兒期常見如急性消化性潰膚、腸絞轉及壞痘、新生兒壞死性腸炎、美克爾氏憩室、腸套疊、肛裂等。

2.嬰兒期以後之原因包括食道靜脈瘤、消化性潰蕩、美克爾氏憩室、息肉、肛裂、潰傷性結腸炎、克隆氏症等。

3. 另外感染性腹瀉各年齡層均可發生,常有血及黏液便。腸阻塞與便血同時出現時,常需手術治療。診斷靠上下消化道內視鏡檢查,其他如鋇劑灌腸檢查,腹部超音波,血管攝影也有助於出血原因及定位,許多輕度使血之兒童雖作了許多檢查,並未發現真正的原因。內視鏡可同時作止血或息肉切除。
資料來源:許宏遠 中華民國小兒科醫學會雜誌


資料來源http://www.enfamama.com.tw/main/newtec/newtec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