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2日 星期六

寶寶的語言發展檢測表




教育之心工作室◎著
爸爸媽媽可參考以下的表格,如果發現寶寶有明顯之落後的現象,或是超過2個月以上,寶寶還沒出現應有的發展動作,請儘快與小兒科專科醫師聯絡,檢測寶寶是否有發展遲緩的現象。

02歲語言發展
年齡()
語言發展
1
‧會自動發出聲音
‧發出的聲音以含混的母音為主
2
‧發出笑聲
‧除了哭泣之外,還會發出摻雜著喉嚨後段的聲音。
3
‧高興地尖叫
4
‧頭會轉向出聲音的地方
‧會發出更明確的母音
5
‧發出無意義的ㄅㄚ、ㄇㄚ、ㄉㄚ聲
6
‧會模仿別人的說話聲
‧逗他會笑而且會發出聲音
7
‧可以從哭聲判別寶寶的需求
8
‧對爸爸、媽媽等特定的人所說的話有反應
9
‧會搖頭表示「不要」
‧知道「爸爸」「媽媽」所代表的意義
10
‧能夠發出的母音跟子音種類增加
‧寶寶會模仿生活中聽到的聲音並反覆嘀咕
11
‧會模仿動物聲音
‧對於「掰掰」等話會有回應
12
‧會叫「爸爸」、「媽媽」
‧會說1-3個左右的字
12-18
‧會將兩個不同的單字組合成一個句子
‧能正確地指出身體的一部份
18-24
‧看圖能說出一種東西的名稱
‧開始了解「去做…」的指示,平均三項指示中有兩項能照著做。

(資料來源:大好書屋 提供)
http://www.babyhome.com.tw/info/c2.php?catid=4&subid=1&cid=2377






**********************************************************************
**********************************************************************
耐心+技巧 正確引導寶寶說話
表達是人類很重要的能力之一,為人父母應該在小孩出生後,多留意寶寶這方面的進展,並給予充分的誘導;多跟寶寶講講話、帶他認識東西,會有很大的幫助喔!
當寶寶呱呱落地的那一天起,每個為人父母都很希望能快點聽到寶寶發出「ㄇㄚㄇㄚˊ」或「ㄅㄚㄅㄚˊ」的聲音,可以想見,當這兩個音出現時,即使不是太清楚、或是沒有太多認知,任何父母都會揚起驕傲的音調說:「寶寶好棒喲!」
的確,希望寶寶及早說話,是每個父母很大的期望。相反地,當寶寶到了三歲時還不會叫爸爸媽媽時,可能很多父母季開始憂心忡忡了。「我的寶寶是不是聽力有問題?」「為什麼我和他說話,他都沒有反應?」「寶寶是不是舌頭有問題?是不是該去讓醫生剪舌根?」
孩子說話的進度
到底寶寶多大會開始說話呢?學說話的進度又是如何呢?大體來說,一歲以前的嬰兒都會發出喃喃聲、牙牙學語,過了一歲,逐漸開始會說一些簡單的語彙。
通常六個月大以前的寶寶,會發出輕快、愉悅的漱口聲,接著能發出較長而且有音調變化的母音。六個月到一歲之間的寶寶,則會重複一些字辭,像是哇哇、答答、打打、叭叭等,這些音調沒有什麼意義,而愈接近一歲時,他們漸漸能使用不同的聲音來吸引大人的注意。
十二個月到十五個月大左右,他們可能開始會說出生平的第一個字,不外乎「爸爸」「媽媽」等。通常女孩學說話比較早、也比較快,男孩發育比較晚一點,可能一歲半、甚至兩歲才會開始說比較多的辭彙。
歲之後,字彙增加的速度也變得很快,他們可以理解幾百個詞彙、也可以聽懂一些複雜句子的意思,他還會將一些會說的辭彙加以組合,譬如說,他會說「媽媽抱 抱」、「爸爸車車」等。當然,不同的情境,寶寶的說話就有不同意思,很可能是說「爸爸,我要坐車子出去」,或是「爸爸開車出去了」。
到了 兩歲半之後,寶寶的詞彙增加很快速,幾乎每天都有新發現,心路基金會兒童發展中心主任林麗英表示,這通常是人一生中詞彙學習最快速的階段,寶寶的詞彙可能 從兩百個增加到一千兩百個。他也能將詞彙組成簡單的句子,譬如他會說「爸爸買車車」「媽媽抱抱我」等,已經跳脫單純是名詞的組合,開始有了動詞或受詞的使 用。
至於三歲以上的孩子,大部分都可以了解長的句子及複雜的句子,並且能正確反應或回答。因為他的說話方式已經開始發展文法規則,句子中 也會有「很多、很好、這個、那個…..」等副詞或形容詞出現,有個孩子甚至會逐漸了解動詞的時態變化的不同,例如「走」和「走了」的區別。他們也會聽從兩 到三個簡單指令,例如「到房間去拿拖鞋、脫掉鞋子和衣服、到浴室去洗澡」。這時候,如果你問他「你叫什麼名字?」孩子幾乎都可以說出答案。而這個時期的語 言表達,家人都可以百分之百了解他所說的話,一般陌生人也可以了解七八成左右。
孩子到了四歲、五歲左右,陌生人已經都可以了解他所說的 話,不過他可能會說出「我有一個新玩具,但是我破掉它。」類似這樣語法有問題的句子可能偶爾會發生,但整體來說,他會和你順暢的對答,因此日常生活的溝通 已經沒有問題。這時候的孩子已經會從一數到十,也會認識一些顏色、並說出顏色的名稱。孩子的發音也大都很正確、口齒清晰。
六歲的孩子已經 開始上小學了,當然他應該可以跟得上學校的學習進度,會讀、會寫,他也可以在潛移默化中記得所學的點點滴滴。也就是說,這個階段的小孩,語言表達能力已經 發展完成,因此可以很流利地敘述一件事情的來龍去脈,由於和其他小朋友的互動愈來愈緊密,他的說話表達方式會更多元化。
如何陪伴孩子學說話
奇的媽媽希望小甜快點會說話,因此每天早上一起床,就和三個月大的小奇甜蜜對話,問他「小奇好乖,起床了」「小奇最乖,想喝奶還是喝水呢?」雖然小奇根本 聽不懂,不過媽媽還是運用各種場合和小奇說話,小奇一天天長大,對於媽媽的聲調似乎愈來愈有反應,媽媽說話時,他會聚精會神地看著媽媽,也會轉動他的頭尋 找媽媽的聲音來源,漸漸地,還會咿咿呀呀地和媽媽「說話」。也許小奇和媽媽都不懂對方講什麼,不過小奇顯然對「說話」已經有了很濃厚的興趣。
寶寶及早開口說話,最基本的就是父母得花時間和他「對話」。即使幾個月大的寶寶沒有什麼反應,也應該不厭其煩和他說話。其實寶寶在媽媽肚子裡對於聲音就已 經很敏感。研究發現,媽媽懷孕時,如果每晚睡前固定放一段故事錄音帶,等到寶寶出生後也讓他聽故事,在播放好幾個故事中,穿插懷孕時同樣那一段故事時,正 在喝奶的寶寶會有吸吮比較急促的情況,顯然寶寶對於他曾經熟悉的故事音調特別有反應的。因此寶寶出生後,媽媽也應該常常唸故事書給他聽。無論是童話故事、 圖畫書、或是小百科等書籍都可以,不會說話的寶寶聽不懂也沒關係,媽媽可以抱著寶寶,以輕柔的音調帶領寶寶進入文字圖畫的世界,讓寶寶覺得聽故事是一種享 受。
台北師範學院兒童英語教育研究教授張湘君說,每天用文字按摩寶寶的腦細胞,對寶寶的智能有很大幫助!如果從小就以輕鬆愉快的方式讓孩子接觸閱讀、接觸故事,孩子的語言學習會突飛猛進,當然孩子也會因此奠定喜愛閱讀的習慣。
寶寶逐漸長大開始對週遭事物有反應,逐漸了解你說話的意義時,更要多說話和他積極互動。可以設計一些小遊戲,讓寶寶在日常生活的互動中就能培養說話的能 力。最基本的,可以先教導寶寶認識頭、眼睛、鼻子等五官。建議媽媽把寶寶抱在懷中,摸著寶寶的頭說「這是寶寶的頭」、摸著寶寶的手說「這是小手」,不斷反 覆地說給寶寶聽,慢慢地引導寶寶開口說出這些五官。
也可以拿著色彩板,告訴寶寶這是紅色、黃色,當他穿著紅色衣服時,趁勢教他「這是紅色的」,當吃香蕉時,也告訴他「香蕉是黃色的」。總之,從生活點點滴滴中,認識色彩、說出色彩。
拿著圖畫卡來說故事也是一種好方式,因為圖畫卡繽紛的色彩最能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在說圖畫故事時,還可以拿一些道具玩具結合,例如,說到「泡泡龍出去玩球」,就可以拿起球,陪著寶寶一起玩耍。透過手的把玩、操作,將圖、文和玩具、實物結合,增加學習語文的興趣。
父母須避免的五大錯誤
父母期望孩子及早說話、贏在起跑點的心態是可以理解的,不過如果太心急而有一些教導上的錯誤,反而會適得其反,心路基金會兒童發展中心林麗英主任特別提醒父母以下幾個方向:

1.
不要用疊音字
們經常聽到父母會對孩子說:「寶寶,你今天吃飯飯了沒?」「寶寶今天穿這個衣衣好漂漂!」這樣的說法其實是不太好的。父母在教導來子說話時,不要強化孩子 的疊音字,例如應該教「貓咪」,而不是「咪咪」,應該說「漂亮」,而不是說「漂漂」。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應該讓孩子自然而然知道正確的說法,也訓練他說 多音字和短句。

2.
有效地導正發音
兩歲以前的孩子,說話發音常常都不準確,千萬不要把孩子不準確的發音當作好玩,故意去逗弄他,或者故意去學他錯誤的發音,小孩子並不清楚自己發音準不準確,如果大人抱持好玩的心態,他只會覺得很好玩,以後當錯誤的發音固定下來,想要改也很困難。

3.
說話要自然
教導孩子學說話,不要太重視嘴型,太過於矯情反而扭曲了語言的本質,同時孩子也不容易了解語言發音的真實性,自然讓孩子習慣你講話的速度方式是最好的。

4.
親自跟孩子對話
很多人喜歡購買錄音帶或是CD來協助孩子聽故事學說話,雖然聽故事很有趣,也是學習一種好的方式,不過千萬不能依賴這種單向式學習,靠著機器來學說話,不僅很被動,而且孩子根本不可能培養好的表達方式,最重要的還是父母多和孩子互動說話才有幫助。

5.
多點耐心去引導
子初學說話時,難免會有口齒不清的情況,或是語意表達不明,父母千萬不要大聲訓斥他。可以常常發現一些案例,媽媽聽到小明說話「我今天在學校被 ……」媽媽可能很嚴厲斥責小明:「說清楚一點,每次說話都口吃不清楚,教你很多次了都一樣。再一次、快點再說一次。」媽媽的大聲訓斥可能讓小明講話更結 巴了。其實約有五分之二的口吃幼童會持續一兩年,有個要到十歲左右口吃才會消失,真正需要治療的個案約佔全人口的百分之一。口吃原因很多,可能是遺傳、中 樞神經病變、環境壓力等,讓幼童在學說話過程中屢受挫折,而愈來愈失去信心,演變成緊張、逃避,讓口吃惡性循環。因此若是孩子有說話不清楚現象,父母一定 要有耐心教導,不要大聲訓斥或是恥笑他,否則只有負面效果。
孩子不會說話的可能病因
每個孩子學說話的進度的確會有差異,不過有些孩子到了三歲還不會叫媽媽、爸爸,或是到了四歲仍說不出有意義的詞彙,這些都有可能是語言發展遲緩的徵兆。究竟是什麼原因影響孩子的語言發展呢?

1.
腦部發育:可能有先天的障礙、天生智能不足,或腦部受傷的影響等。

2.
聽力功能:可能是因為聽力有問題,沒有聽力當然就無法學習說話。

3.
口腔功能:有的孩子在吸奶吃東西時常常滴落、或是一直流口水不停,這都顯示口腔發育可能出了問題。

4.
很少互動:有些孩子因為長期生病,可能遊戲機會或是和其他人互動機會減少,因此不如健康的孩子順利學習語言。

5.
個性內向:有些孩子天生性格過於內向、畏縮,天生學習力差,因此幾乎都不會開口,若是沒有適時教導,將陷入語言發展遲緩。
於如何發現孩子可能有語言發展遲緩的問題呢?首先要觀察孩子在六七個月左右是不是對聲音會有反應。如果你跟寶寶說話,他幾乎沒有任何臉部表情,在旁邊叫 他,也不會轉頭,可能他的聽力的確有問題。或是到了兩足歲,卻一直沒有任何詞彙出現;到了三歲,沒有說過任何簡單的句子;三歲以後的講話仍然結結巴巴不清 楚,父母都難以理解。甚至年紀愈大愈不願意說話。
若是有以上這些情況,就應該求助專業意見,及早做妥善處理。不過專家特別提醒,有些孩子 昰屬於「大雞晚啼」型,不是每個孩子的發展速度都很快,因此如果孩子稍微晚熟,也不會過度緊張。當然,也不能忽略觀察孩子,當發現孩子真的有語言表達上的 困擾,就應該及早求助專家協助,千萬不要抱持著「長大一點就好了」或是「舌根剪一剪」的想法。
寶寶不說話,該怎麼辦?

A.
部分醫院有針對孩子語言發展遲緩的治療,尋求協助
B
坊間學術單位、心路基金會等公益團體也有專業人員可以諮詢
C.
和專業人員合作一起參與學習解決計畫
D.
以耐心愛心陪著寶寶學說話是最佳良藥
E.
不要一次長時間強迫學習,讓孩子更失去開口的興趣 媽媽如何與學說話的寶寶互動?

A.
可以多讓寶寶學習口腔動作
例如可以陪寶寶玩吹氣的遊戲,讓寶寶不斷向羽毛吹氣,保持羽毛在空氣中飄浮不落下。或是讓寶寶用吸管吸住一張小紙片,讓他支撐一段時間,這些可以訓練嘴部的肌肉。

B.
多訓練寶寶嘴唇和舌頭等發音器官的協調性
例如喊寶寶一起來比賽,看誰發出的動物叫聲比較像,特別記得,當你在發出動物叫聲要寶寶來模仿時,必須站在和他差不多的高度,好讓他可以看到你的嘴型。

C.
要說得巧,就先說得好
其實吃得好不只是營養問題,也要注意從吃的過程中去訓練口腔動作。例如長期吸奶嘴的孩子,因為很少咀嚼,可能口腔發展就會比較遲緩,建議父母及早減少孩子使用奶瓶,不要孩子一哭,就習慣性地塞奶瓶堵住他的嘴。

D.
即使再忙,每天要固定撥一點時間說故事
陪著孩子說一段床邊故事,不僅讓孩子身心上感到舒服安慰,孩子每天聽故事對語言學習能力有很大幫助,未來孩子自然而然會很愛閱讀。

E.
把握適當時機教孩子說話
例如當你拿著圖畫卡要孩子說「汽車」時,如果孩子遲遲不開口,反而拿起床邊的「筆」塗鴉起來,不要一昧斥責他不說汽? A心頭就該趁機轉個彎對他說,這是「筆」,可以「畫圖」。讓他練習說。

F.
找出適合孩子的遊戲
如果要設計遊戲教導學習語文,應該考量適不適合小孩的年紀,也得考量一次遊戲的時間不要太久,否則孩子可能會因為疲倦不耐煩,逐漸失去學習的興趣。

G.
別扼殺孩子的創造力
當你聽到孩子可能說出一些奇怪的句子或是不合文法的用語時,不要一昧糾正他,給他一點空間發揮,逐漸引導他正確的使用方法,才不會讓他覺得學習語文很無趣。





**********************************************************************
各年齡層語言訓練的方法
醫院復健科語言治療師 


出生到兩歲
l        鼓勵你的小朋友多發些像母音和子音的的聲音,如媽、答、爸。
l        利用不同的方法,像維持眼神的接觸、對小朋友的語言有反應、模仿聲音來鼓勵其溝通意圖,例如:提高音調問問題。
l        模仿你的小朋友的笑聲和臉部表情。
l        教導你的小朋友模仿動作,如:躲貓貓、拍拍手、飛吻。
l        當你幫小朋友洗澡、餵食、穿衣服時要說話,告訴小朋友你正在做什麼?你要去哪裡?你要看什麼?
l        辨別顏色&數數。
l        使用手勢,像揮手說掰掰來幫助傳達意義。
l        模仿動物的聲音連結特定的聲音代表該動物狗狗汪汪
l        回應其溝通的意圖。
l        拓展小朋友的單字使用媽在這裡,媽媽愛你,xx在哪裡?xx在這裡
l        開始閱讀。有時不照書中的字來描述書中內容,選擇活潑和大量彩色的圖片,但不要太詳細的圖片,問小朋友這是什麼?鼓勵小朋友命名和指認熟悉的物品。
兩歲到四歲
l        用簡單清楚的語言做示範。
l        重複小朋友所指的東西告訴他你了解了,建立並擴展小朋友所說的話要果汁?我有果汁,我有蘋果汁,你要蘋果汁嗎?
l        使用嬰兒式用語來傳達意思再使用成人式用語完成之,如:要鰻鰻,我們要吃飯了
l        剪圖片(喜歡或日常生活物品)製作成剪貼簿,並將它分類,像可以騎的、可以吃的、可以玩的、甜食、水果。或利用重疊和配對可笑的圖片,如:黏狗在車子輪子的後面,討論哪裡錯了及如何修理。
l        數書中的圖片項目。
l        幫助小朋友了解和問問題,玩是非問答題,如:你是男生嗎?你是某某某嗎?豬會不會飛?鼓勵小朋友問問題和讓他試著去愚弄你。
l        提供選擇性的問題如:你要蘋果還是橘子?你要穿紅褲子還是藍褲子?
l        擴展字彙。命名身體部分並告知如何使用,如:這是我的鼻子,我可以聞花、肥皂、蛋糕、爆米花
l        唱簡單的兒歌和重複嬰兒式旋律來表現旋律和語言模式。
l        放一個熟悉的物品於容器內,讓小朋友摸並告訴你那是什麼和如何使用,如:這是我的球,我會丟球、我會玩球
l        使用熟悉的人或地方的圖片/照片,告訴小朋友發生什麼事或重編故事。
四歲到六歲
l        當小朋友開始要對話時,盡可能的專注注意力在他身上。
l        要開始說話時,要確定你已經取得小朋友的注意。
l        鼓勵並讚美所有小朋友想要說話的嘗試,並利用詢問問題,表現出你了解其字或詞彙。
l        說完之後停頓一下,給小朋友機會可以繼續這個對話。
l        繼續建立字彙。介紹一個新字和提供其定義或在短文中使用,可以用誇張幽默的方式,如:我想我要騎車去商店,我太累走不動了
l        談論空間關係(第一、中間、最後、左右)和相對(上下、開關)。
l        提供一個描述或提示,讓小朋友定義出你所描述的東西,如:我們要用它來掃地(掃帚);這個東西很冰,甜甜的、很好吃,我喜歡吃草莓口味的(冰淇淋)
l        分類的說明和形式化,指出東西不是屬於某類的物品,如:鞋子不屬於蘋果、柳橙,因為不能吃、不是圓形、不是水果
l        讓小朋友遵守2-3步驟的指令,如:去房間拿你的書給我
l        鼓勵小朋友給予指示,大人遵照小朋友的指令來建個積木塔。
l        和小朋友玩遊戲像「房子」,交換角色或討論不同房間和家具。
l        當要去雜貨店買東西時,討論要買什麼、買多少,要作什麼,並討論大小、形狀(長方圓)、重量(輕或重)。
l        在每天的活動上挑戰,如:在廚房鼓勵小朋友命名所需的廚具,討論菜單上的食物、顏色、材質、味道、食物來自哪裡?小朋友喜歡吃什麼?不喜歡哪一種?誰要清理?。強調介詞的使用,如:問小朋友碗要放在桌上膝蓋上或湯匙上;湯匙是屬於誰的
l        電視也可以作為一種工具。談論小朋友正在看的節目,讓他猜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討論其人物特質